不落户如何在上海买房
在上海不落户买房,需满足一定的条件,但总体限制较多,政策较为严格。根据目前(2024年)的购房政策,非上海户籍居民在上海购房需满足以下主要条件:
-
社保或个税缴纳要求
非沪籍家庭或个人在上海购房,需提供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(“5年社保”)。该社保或个税必须在上海缴纳,且不能中断超过3个月,补缴通常不被认可。 -
限购一套住房
非上海户籍家庭在沪只能购买1套住房,且该住房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4平方米。单身非沪籍人士同样限购1套。 -
婚姻与购房资格
若为已婚非沪籍家庭,夫妻双方中至少一人满足5年社保或个税条件,即可共同购房。若单身,需本人满足条件方可购房。 -
购房资金来源合规
购房资金需为自有资金,严禁使用消费贷、经营贷等信贷资金支付首付。银行会对资金来源进行严格审查。 -
人才购房政策(特殊通道)
针对部分高层次人才或重点产业人才,上海部分区域(如临港新片区、张江科学城等)推出了人才购房支持政策。符合条件的人才即使社保未满5年,也可能获得购房资格。例如,临港新片区允许部分人才在缴纳3年社保后购房,或单位推荐直接获得资格。 -
商办类房产(不限购但限制多)
非沪籍人士可购买不限购的商办类房产(如公寓、办公楼),但此类房产存在明显劣势:不能落户、不能享受学区、水电物业按商业标准收费、贷款比例高、转手税费高,且未来政策可能进一步收紧。 -
共有产权房(部分开放)
上海部分区域试点共有产权保障房,非沪籍常住人口在满足一定条件(如居住证满一定年限、社保缴纳、收入限制等)下可申请,但房源有限,审核严格。
注意事项:
- 上海购房政策执行严格,各区执行细则可能略有差异,建议购房前咨询当地房管局或正规中介。
- 政策可能随市场变化调整,尤其是人才政策和限购松动试点,需关注最新动态。
- 假离婚、代持、假社保等规避限购行为存在法律风险,不建议尝试。
总之,不落户在上海买房难度较大,最常见途径是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,或通过人才政策获得资格。商办类房产虽不限购,但实用性较低,需谨慎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