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危化品分类中,1.8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指即便在没有氧(空气)参与下,也能进行强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。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:
定义与范围
-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在受热或与催化性物质(如酸、重金属、碱)接触时,能发生剧烈的发热分解反应。部分物质在热分解时可能释放毒性或腐蚀性气体。
- 不包括的物质:爆炸物、有机过氧化物和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具有类似热不稳定性,但根据分类标准,它们不属于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。
分类标准
- 根据热不稳定性或潜在爆炸性,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可分为A型至G型七个类别。其中,A型自反应物质热稳定性最差,在实际贸易中禁止运输。
- 自加速分解温度(SADT):指物质或混合物在包装件内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温度。对于SADT小于等于55℃的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,在运输、存储或使用时,都要进行控温,以避免发生热分解或爆炸。
危险特性
- 放热分解: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剧烈的放热分解反应,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。
- 释放有毒或腐蚀性气体:部分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在热分解时可能释放毒性或腐蚀性气体,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。
安全措施
- 包装与储存: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容器,并确保储存环境阴凉、通风良好,远离火源和热源。
- 运输: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容器固定牢固,防止碰撞,并遵守相关法规,使用专用运输车辆。
- 操作: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,熟悉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的性质和应急处理措施。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。
- 应急处理:发生泄漏或火灾时,应立即撤离现场,并采取措施防止物质扩散或火势蔓延。根据物质性质,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灭火。